定边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

  党的十六大提出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明确了本世纪前二十年我国经济建设和经济体制改革的主要任务。“十一五”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第一个五年规划,也是贯彻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用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重大战略思想的第一个五年规划。编制好我县“十一五”规划,对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和全面实现小康目标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定边县“十五”计划实施的基本情况

  “十五”时期,全县人民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抓住西部大开发历史机遇,锐意进取,奋力拼搏,克服非典、禽流感和各种自然灾害的影响,改革和建设事业取得了重大进展,经济建设和社会事业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十五”末,全县地区生产总值达到15.85亿元,年均增长27%(不含长庆),提前两年实现了“十五”计划9.24亿元的目标。全县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达到5080元,完成计划任务的128%,国民经济结构发生了较大变化。第一、二、三产业由原来的22:43:35调整到25:40:35。2005年,按新财政体制统计,财政收入达到3.4亿元,固定资产投资达到8.2亿元,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5300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641元,全县粮食总产达18.78万吨,农民人均生产粮食达600公斤,地区生产总值创历史新高。

  从“十五”计划实施情况看,全县经济建设步入了快车道,提前一年实现我县“三步走”战略第一步目标;农业连续五年获得丰收,以薯、羊、草、菜、小杂粮和油料为主的特色产业初具规模;以石油、盐化为龙头的特色工业体系初步形成,成为全县财政收入大幅增长的重要支柱;以国有企业改革为重点的各项改革不断深化,非公有制经济进一步发展;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逐年增加,以林草为主的生态环境和以“五通三建”为重点的基础设施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投资环境日益改善,招商引资和经济贸易连年增长;城乡居民收入稳步提高,生活水平明显改善;党的建设、民主法制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进一步加强,科技、教育、文化、卫生、体育、计生等各项事业全面进步。这些成就,为我们争取“十一五”更快更好地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对定边县“十一五”经济社会发展有利条件和制约因素的评估

  (一)“十一五”规划实施的有利条件

  1、政策、资金、科技、人才的投入效应明显,经济社会发展的速度明显加快。“十五”期间,地区生产总值(GDP)每年递增27%。人均地区生产总值由“九五”期间的1653元,到2005年人均达5080元,人均净增3427元,增长2.07倍。“十五”期间国民经济总量均创历史新高,为“十一五”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奠定了一个良好的经济基础。

  2、农业基础地位进一步提高,主导产业初具规模,农业产业化水平不断提高。截止“十五”期末,建设稳产高产基本农田80万亩,其中:井灌基本农田20万亩;水土保持累计治理面积达 1373平方公里,占流失面积的25%;林木保存面积达283万亩,林木覆盖面积达27.3 %;种草累计保留面积达90万亩,天然草场保护面积达438万亩。农业产业化经营规模逐年扩大,效益明显提高,2005年虽然遭受了较大旱灾,全县粮食总产仍达18.78万吨,农业总产值达3.96亿元,占地区生产总值的25%。羊子存栏60万只,大家畜存栏5.4万头,生猪存栏15万头,家禽存栏45.9万只。肉、蛋、奶产量分别达到16108.5吨、2872吨和8400吨,绒毛产量729吨。畜牧业产值在农业总产值中的比重占30%以上。

  3、以石油、盐化为龙头的特色工业体系初步形成,成为全县财政收入大幅增长的重要支柱。“十五”期末,完成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6.34亿元,完成乡镇企业增加值1.75亿元,工业产品产量均有大幅度增长。2005年,原油产量达40万吨,税利达3亿元,原盐产量达10万吨,乳制品产量达420吨,为建设工业强县奠定了坚实基础。

  4、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逐年增加,基础设施状况明显改善。“十五”期间,抢抓西部大开发的机遇,加大固定资产投资力度,着力改善基础设施落后的状况,全县累计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达30亿元,2005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达8.2亿元,其中规模以上建设项目56个,重点建设项目32个,基础设施投资占全社会总投资的60%以上。

  “十五”期间,积极配合省、市有关部门做好国家太—中—银铁路建设的前期准备工作,完成了307国道、高速公路建设,实现了干线公路高等级化,到2005年底全县公路通车总里程达3176.326公里,其中:高速公路84.5公里,国道96公里,省道66公里,县道420.826公里,乡道264公里,村道2245公里。国道、省道与县道交错发展,公路等级逐步提高,路况进一步改善。与此同时,大力推进农村电网改造和水利设施建设,推动了国民经济的快速增长。

  5、各项社会事业得到有序发展,人民生活稳步提高。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增长,科技、教育、文化、卫生、计生、广电、通信等各项社会事业全面发展,城乡居民的生活水平稳步提高。2005年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5300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1641元,城乡居民的储蓄存款达10亿元。

  6、人才资源较多,科技进步较快。经过多年的努力,我县在科、工、农、医、教五大体系中培养了一大批科技人才,成为我县“三个文明”建设中的骨干力量。特别是农业科技推广体系的逐步形成,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和推广应用成效显著,有力地推动了我县农业主导产业的发展,经济效益明显提高,科技含量大大增加。科技的贡献率由“九五”期间的28%增加到“十五”期末的41%。

  7、区位优势突出,有利于发展副中心城镇。我县地处陕、甘、宁、蒙四省(区)的接壤处,历史上称“旱码头”。近年来,随着公路网络建设、基础设施的改善和区域经济的发展,已初步形成了农副产品的交易和集散市场,吸引了大量客商,前景广阔,有利于建设成为周边毗邻地区的副中心城市。

  8、发展的机遇好,建设的空间大。从国际国内的大环境看,我们已跨入一个“黄金发展时期”,一是我国经济进入快速发展的新时期,将为我县经济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环境。未来5—15年,和平与发展将是国际社会发展的两大主流,在高技术革命的推动下,经济全球化趋势将进一步加快,并为世界经济的持续增长提供有力支持。“十一五”期间,在新型工业化与城市化共同推动下,我国经济总体仍然保持8%以上的增长态势,同时,陕西省与榆林市也将在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与城市化的发展,促进产业结构转换过程中保持高于全国的经济增长速度,这无疑为我县经济继续保持快速发展提供更有利的环境。二是国家、陕西省把榆林市列为全国重要的能源化工基地,将为我县资源优势转为经济优势提供联动发展的机遇。21世纪国际经济的发展,将对能源消耗的需求矛盾越来越突出。对以煤、石油、天然气为主的能源需求竞争日趋激烈。据资料表明,我国人均石油可采储量仅占世界平均值的10%,天然气占5%,我国石油对外依存度从2003年的34.5%到2020年接近60%,相当于美国现在石油需求量对国际资源的依存度。因此,“十一五”期间,国家、陕西省和榆林市的总体发展,都已不同层次地将能化工业作为主导产业,而我县的石油、天然气资源是其发展的重点区域之一。“十一五”期间将会得到国家、省、市的政策、资金和技术的有力支持,发展能化工业前景看好。三是随着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的进一步实施,“十一五”期间,中央将继续加大对西部地区的财政转移支付力度,将继续加大投资和优惠政策支持,尤其是将加大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公益事业和政权建设的支持力度,这将为我县进一步改善基础设施落后、生态环境脆弱、科技教育和能源产业滞后的现状,带来难得的发展机遇。

  (二)“十一五”规划实施的制约因素

  1、经济结构不合理,经济总量还很少。以2004年为例,全国人均GDP10502元、全省人均7782元,全市人均5494元,而我县人均只有3642元,比全市人均GDP少1852元,仅占全市人均GDP的66.3%。经济增长较慢的原因:一是企业组织结构不合理,经济增长高度依赖于国有企业。“十五”期间尽管乡镇企业和非公有制企业有所发展,但企业规模小。2004年全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9个、其中国有企业6个。按工业总产值算,国有经济8.167亿元,占总产值的77%,国有经济占绝对地位的状况没有大的改变。全县2670个乡镇企业(包括个体户)中绝大部分技术水平落后,管理粗放,缺乏支撑和带动经济发展的骨干企业和名牌产品。非公有制企业经济发展的步伐较慢,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市场经济的建立和完善。二是产业结构不合理,目前我县已经形成第二产业占绝对优势的产业格局,石油开采业占绝对主导地位,加工型工业发展严重滞后。主导产业集中在石油资源开采型工业上,石油工业总产值占全县工业总产值的84.4%,县财政收入的86%来自石油工业,同时石油产业受国家政策调整,接续产业很难在短时间内补缺,难以保证经济持续增长。三是乡镇经济发展水平不均衡,农民收入差距大。一些自然条件较好,资源相对密集的乡镇经济发展速度较快,而一些山旱地区,土壤贫瘠、资源缺少的乡镇农业产业化水平较低,特色经济不能发挥效益,一些乡镇仍处于贫困状态。2004年统计全县农民人均纯收入最高的定边镇人均2260元、白泥井镇人均2100元;最低的油房庄乡人均1044元、张崾先乡人均1350元。最高和最低的差1.16倍和0.7倍。

  2、生态环境的承载力下降,农林牧用地矛盾突出,成为经济快速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历史上我县天然植被尚好,由于战争、滥垦乱牧等人为因素,植被遭到严重破坏。据记载,我县在解放初期有天然草场760万亩,占总土地面积的73.2%,现在仅有天然草场438万亩,仅占总土地面积的41.4%;亩产草量由解放初的300公斤左右,下降到1982年调查的147.5公斤左右,下降了1.75倍之多。草原退化、土地沙化、碱化、生态环境恶化造成定边风、旱、冻、冰雹和沙尘暴等自然灾害频繁。新中国成立后,先后通过“三北”防护林、退耕还林还草工程、封山禁牧、舍饲养畜、流域治理、草原建设等一系列工程建设,植被覆盖率达36.8%,水土流失治理面积达1373平方公里,治理度为25%。但是,土地沙化,水土流失和草原退化问题仍没有得到根治。2005年全县羊子年末存栏量为60万只,大家畜5.4万头,而我县草场载畜能力只有35万头(只),超载42%,农林牧争地的矛盾仍然突出。

  此外,水资源严重贫乏,给全县经济发展带来了很大的困难。据农业区划资料,全县人均占有地表水仅625立方米,远远低于国际社会确认的人均1700立方米的用水标准。地下水资源多分布在长城沿线风沙区,宜发展井灌水地面积仅有30万亩左右,南部山区甚少且埋藏深,不易开采,定边县水资源的贫乏和用水矛盾将会长期突出地存在下去。

  3、农业产业化水平低,农业经济发展缓慢,“三农”问题突出。主要表现在基本农田建设速度慢,科技管理水平低、经济增长方式落后。不少地方还是“广种薄收、掠夺式经营”生产方式,产业化、集约化生产水平低,尚未形成深加工产业链,产品附加值较低。其次,我县不少地区主要靠单一的种植业发展经济,产品的销售渠道相对不畅,缺乏产、供、销一条龙服务体系,缺少科技型、流通型和加工型龙头企业的带动,集约化水平较低,没有形成公司+基地+农户的经营模式,农产品销售难的问题未能得到根本解决。

  4、石油、天然气资源开采因受政策的制约,中央企业与地方利益矛盾突出。我县油气资源储量非常可观,2005年我县开采油量达40万吨,已基本上具备了自主开发的能力。由于受国家油气资源开发政策的限制,绝大部分油气区块由长庆局独家开采,按照目前分税制度,长庆公司对定边地方税收的贡献较少,而延长油矿管理局定边钻采公司虽成为县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但由于管理体制的上划,从工业增加值来讲,对地方的贡献率在逐步下降。由于油气资源是战略性资源,从减少能耗、扩大产出、提高资源利用率考虑,主要是由技术和资金能力较强的中央企业开发,有其经济的合理性,但是作为资源产出地在承受资源开发带来的生态环境破坏等压力以及占用大量耕地负效应的同时,却没有得到相应的利益补偿。由于定边经济主要依赖于资源开发,而油气资源又具有不可再生性,长庆在定边垄断性的油气开发,与地方利益的矛盾较为突出。

  5、城市居民、农民收入增长缓慢,脱贫任务仍很艰巨。“十五”期间我县城市居民和农民收入水平有所提高,但增长速度依然缓慢。2004年,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全国人均9422元,全省人均7493元,全市人均5500元,而我县人均只有5160元,比全市人均少340元,居全市第五位。农民人均纯收入全国人均2936元,全省人均1869元,全市人均1652元,我县人均1586元,比全市人均少66元,仍然没有甩掉国家贫困县的帽子。全县还有人均收入不足625元(3.05万人)和865元(4.7万人)的贫困人口7.75万人,占全县农村总人口的28.4%。这些贫困人口大部分居住分散、劳动力素质差、生产生活条件差、基本农田少,没有稳定的收入来源。产生上述问题的原因很复杂,最根本的是受市场、人力资源、环境等方面的制约。在市场方面,适合县域经济发展的资金、技术门槛相对较低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基本处于饱和或过剩状态,在全国市场经济基本形成的条件下,很难培养起市场竞争力;在人力资源方面,受人才短缺和劳动力素质不高制约,很难依靠自身力量发展技术含量较高的优势产业。

  6、地方工业基础薄弱,城市化水平低。我县地方工业是在传统手工业作坊基础上不断发展壮大起来的,以盐化工、塑料、乳制品、皮革、服装、粮油加工、饲料、麻纺、机械等为主的一批生产加工工业,成为我县各个时期国民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和源泉。但是也存在着诸如基础薄弱、规模小、工业化程度不高、经济效益较低;骨干企业和龙头企业较少,特别是农畜产品缺乏深加工企业;科技含量较低,资源优势没有真正转变为产业优势和市场优势,竞争力不强;工业企业知识型、管理型科技拔尖人才缺乏等制约地方工业企业发展的因素,造成城市和第三产业人口少、容量小、就业岗位少、城市化水平低。据统计,2005年在全县31.2万人口中,非农业人口仅为3.9万人,占总人口的12.5%,非农业人口86%集中在定边镇,安边镇非农业人口2200人,其他23个乡镇平均只有133人,最少的纪畔乡只有26人。

  7、社会事业发展滞后。特别是农村教育、卫生、文化、科技等发展缓慢,基础教育环节薄弱,师资力量、队伍结构、办学模式和学校布局布点有待进一步调整提高。卫生资源配置不合理,设备较差,技术力量薄弱,建立新型农村医疗合作制度进程较慢,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长期没能得到解决。文化生活贫乏,缺少领头人和名家名作。科技普及推广面小,技术创新和成果转化率不高,很难适应经济发展的要求。

  三、定边县“十一五”规划的指导思想和基本方针

  (一)指导思想

  今后5到10年是定边全面实现小康目标的关键时期,根据党的十六大、十六届五中全会的战略部署和省委十届七次全会、市委一届七次全会、县委十五届六次全会的具体要求和对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的现状分析,从实际出发, “十一五”规划的指导思想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紧紧围绕建设陕西经济强县、陕西畜牧业基地大县、西部生态农业富县三大任务,大力实施项目带动、城镇化带动、科教兴县、人才强县四大战略,坚持以人为本,围绕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统筹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进一步解放思想,转变发展观念,创新发展模式,提高发展质量,深化改革,扩大开放,消除发展和体制上的瓶颈制约,优化经济结构,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和自我发展能力,把经济社会发展切实转移到科学发展的轨道上来。

  (二)基本方针

  1、坚持以人为本,构建和谐定边。要按照民主法制、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要求,加快推进和谐社会建设,特别要从解决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现实问题入手,注重人的全面发展;要站在维护最广大人民利益的高度,把国家、地方、人民的利益统一起来,维护好人民群众的经济、政治、文化权益。

  2、坚持全面、协调和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全面把握发展的内涵,坚持抓好发展这个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用发展和改革的办法解决前进中的问题,坚定不移地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注重扬长避短、统筹兼顾,促进经济与社会、城市与农村、区域与区域、人与自然和对外开放的协调和可持续发展。

  3、坚持转变增长方式。要以科技进步为支撑,进一步实施科教兴定和人才强县战略,切实把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上来,加强科学管理,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和自我发展能力,把节约资源、降低消耗放在突出位置来抓,加快循环经济发展,全面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4、坚持加快发展不动摇。发展才是硬道理,是我们必须坚持的战略方针。要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抓住西部大开发重要战略机遇,充分利用好建设陕北能源化工基地的有利条件,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千方百计确保经济又快又好的发展。

  5、坚持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为目标,推动“三农”工作迈入新境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建设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是解决“三农”问题的良好机遇,要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扎实稳步地加以推进;要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全面深化农村改革,大力发展农村公共事业;要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调整产业结构、转变增长方式的中心环节,提升产业优化升级,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四、定边县“十一五”发展目标和重点

  (一)定位和发展目标

  今后5到10年,以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设陕西经济强县、陕西畜牧业基地大县、西部生态农业富县为定位,努力使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技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

  “十一五”主要发展目标是:到2010年全县地区生产总值年递增14.1%,达30.65亿元(不含长庆),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达9573元;财政收入突破7亿元(新财政体制统计),年平均增长15.5%以上;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累计达到35亿元;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增长13.5%,达10000元;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增长12.8%,达到3000元;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5‰以内,达到32.02万人;城镇失业率控制在5%以内,人均占有粮食达到700公斤。到2020年全县地区生产总值年递增12.5%,达到99.53亿元,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达29570元;财政收入达13.8亿元,年均增长7%;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增长7%,达到19670元;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增长7%,达到5900元;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5‰以内,达到33.66万人。

  (二)发展的重点

  根据发展的指导思想和定位目标,定边县“十一五”期间发展的重点是:

  1、积极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党中央在新时期提出的农村发展的新目标和新要求。“十一五”期间,要以解决好“三农”问题为重点,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一是要以村镇规划为龙头,建设新村镇。村镇面貌是农村综合发展水平的集中体现。但长期以来,我们忽视了村镇建设。乡镇应当切实担负起责任,以乡镇和自然村为单位,抓紧编制村镇规划,并抓好规划落实,使村镇建设逐步达到布局合理、设施配套、功能齐全、环境整洁,从根本上解决农村的脏乱差问题。

  二是要以农民增收为目标,发展新产业。“三农”问题的核心是农民增收致富,产业发展是农民增收致富的基础。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既是经济发展内在规律的要求,也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只有农民富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才有基础。“十一五”期间,要把推进现代农业建设、促进农民持续增收作为新农村建设的出发点和基本目标,加快农业科技进步,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调整农业产业结构,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把农民的持续稳定增收建立在产业发展的基础上。

  三是要以提高农民素质为根本,培育新农民。素质不高、创业能力不强是农民收入增长缓慢的根源之一。“十一五”期间,要按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现代农业的要求,大力实施“农民知识化”工程,依托产业发展对农民进行农业实用技术培训,面向市场为农民提供职业技能培训,使广大适龄农民成为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

  四是要以农业产业化为动力,组建新型合作经济组织。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完善,农村千家万户的小生产和千变万化的大市场之间的矛盾,成为制约农民增收的瓶颈。解决好这个问题,需要以农业产业化为动力,鼓励和引导农民发展各类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不断提高农业的组织化程度,促进农民传统生产方式的根本转变。

  五是要以创建文明村镇为主导,塑造新风貌。社会主义新农村是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与和谐社会建设的协调统一。要广泛开展形式多样的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大力整治陈规陋习,移风易俗,逐步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农村思想道德体系。同时,大力发展农村科技、教育、文化、卫生、体育等社会事业,全面提升广大农民的文明素质和农村社会的文明程度。

  六是要以“亲民、为民、富民”活动为切入点,创建好班子。新农村建设能否顺利推进,与农村基层班子的素质和能力密切相关。“十一五”期间,要加强农村党组织和基层政权建设,健全村党组织领导充满活力的村民自治机制。要把以“亲民、为民、富民”为主要内容的乡村基层好班子创建活动纳入新农村建设,使之与推进村民自治有机结合起来,为新农村建设提供强有力的组织保障。同时,要大力扶持村级集体经济,使农村基层具备较强的经济能力,这对增强基层班子的凝聚力、号召力、向心力具有重要作用。

  新农村建设涉及农村体制改革。只有通过全面综合配套的改革,逐步解决深层次的体制问题,才能真正形成有利于推进新农村建设的体制和机制。乡镇要把新农村建设明确为自己的主要职责,以新农村建设为载体,强化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逐步建立和完善适应新农村建设要求的农村服务体系,特别是要重构农村金融保险、科技推广、农机服务、信息物流等现代农业服务组织和服务体系。

  到2010年,全县建设新农村示范乡5个,示范村10个;每个乡镇也要建设2—5个示范村。

  2、提高农业基础地位,加快西部生态农业富县的建设。

  农业是全县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基础,没有农村的小康,就不可能实现全县的小康,切实把农业、农村发展放在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的首位,积极调整农业结构,推进产业化进程,促进农村经济快速发展。“十一五”期间,坚持“发展优势特色农产品、实施产业化开发,确保粮食自给,加快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建成以农畜产品为主的商品基地县”的指导思想,促进农村经济全面发展。

  (1)做好长远规划,为农业产业化、集约化、规模化、现代化创造条件。“十一五”期间应编制好三个专项规划,一是按照“三三制”、“四集中”、“五配套”制定2006—2020年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三三制”是将全县土地划分为农、林、牧三大用地;“四集中”是按照宜农则农,宜林则林、宜草则草的原则,集中农田、集中林地、集中草地、集中村庄;“五配套”是林(草)、井(包括山区旱井)、渠、电、路全面配套,努力改变农田、林地、草场、居住、道路、电路满天星的状况,这是改善生态环境、节约资源、降低生产成本、加快建设现代化农业的基础规划。二是按照“南治土、中治碱、北治沙”的原则,制定2006—2020年防治水土流失、土地风蚀沙化的15年规划。到“十一五”期末,水土流失治理面积累计达2133平方公里,治理度38%;到2020年水土流失治理面积累计达3167平方公里,治理度达57%。三是制定2006—2010年农业机械化发展规划,到2010年农业机械化总动力达45万千瓦,拖拉机拥有量达6000台,新增各类农机具24000部,农牧业机械化总水平达75%以上;农副产品加工机械化总水平达80%以上。

  (2)加快农田基本建设,确保粮食安全。“十一五”末,井灌区人均达到2—3亩高产稳产田,亩产达到400—450公斤;山旱地区人均达到4—6亩高产稳产田,亩产达150—200公斤。保证粮食安全,生活宽裕。

  (3)狠抓林草,搞好生态环境建设,为建成西部生态农业富县打好基础。紧紧抓住西部大开发的历史机遇,充分认识我县土地宽广、土层深厚但热量不足、雨量少的特点,“十一五”期间应按照“草、灌、乔”的次序,结合退耕还林、天然林保护工程,引进先进技术和优良品种,使438万亩天然草场得到有效管护,更新改良200万亩,人工种草(天然草场)净增50万亩,保留面积达到140万亩。坡地以柠条为主;无水源和地下水较深的地方,重点发展防风固沙、水土流失的防护林、村镇美化环境林及村庄坐落附近的经济林。“十一五”期间,完成退耕造林50万亩,荒山荒沙地造林15万亩,封山育林100万亩,低产林改造50万亩,飞播造林15万亩,农田林网建设10万亩,期末净增林木面积200万亩,覆盖率达46.5%,使生态环境得到根本性好转。

  (4)发展特色产业,优化农村经济结构,加快建设步伐。“十一五”期间突出加大“薯、羊、草、菜、小杂粮和油料”等六大特色生产基地的建设,加大技术和资金的投入力度,采取“公司+基地+农户”的经营模式,逐步向产业化、专业化、规模化、集约化、标准化生产转变,建立龙头企业,形成拳头产品,面向全国市场,优化经济结构,提高经济效益。“十一五”期末,优质马铃薯产业基地稳定在60万亩;大漠蔬菜产业基地稳定在13万亩,建成陕西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小杂粮产业基地稳定在40万亩;油料产业基地稳定在25万亩,力争使羊子饲养量达140万只,奶牛达5000头,肉牛达5000头,生猪达30万头,家禽饲养量达100万只,初具陕西畜牧业基地大县规模。

  (5)完善县、乡、村三级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加强技术推广力度。“十一五”期间要继续实施“科教兴农”战略,完善县、乡、村三级农业技术推广网。“十一五”期末,建成农技综合服务体系、农业防灾减灾体系和农业信息化服务体系。对农村16岁以上劳动者进行季节性、专业性的科技培训,提高劳动者素质,普及农业科技知识。“十一五”期间农村普及推广优良品种、地膜覆盖、节水灌溉、科学施肥、间作套种、疫病(虫)防治、果树丰产技术、农业机械化作业、农副产品加工、冷藏保鲜、舍饲养畜、快速育肥、饲草饲料加工等农业实用技术,增加科技含量,提高经济效益。

  (6)广泛集资,加大投入开发力度。一是加大扶贫力度。以贫困村、贫困户为对象,以整村推进为主体,大力推进产业化扶贫和劳务技能培训,切实搞好科技扶贫、信贷扶贫、移民扶贫、社会扶贫等开发式扶贫,加快脱贫致富步伐。“十一五”期间,集中涉农政策性项目的资金捆绑使用,重点用于白于山区的水、电、路、田等基础设施建设和移民搬迁,切实解决贫困乡村生产生活条件,为贫困乡村发展奠定基础。二是对一些有开发前景的村镇全方位扩大对外开放,招商引资。让能人、开发商和有实力的大企业投资开发,全面贯彻城市反哺农村、工业反哺农业的战略方针。同时积极探索农户在承包期内依法、自愿、有偿转让土地承包经营权,发展规模化经营,建立一批农业高科技园区,辐射带动周边经济发展。三是加大农业综合开发的投资力度。“十五”前,国家把我县列为农业综合开发的重点县之一,通过多年开发建设,农业生产条件有了明显改善,经济效益明显提高。“十一五”期间,要深入调研、全面规划、突出重点、加大农业综合开发的力度,实施中低产田改造等土地整治项目。加快区域发展,城镇郊区要依托区位和市场优势,以建设服务城镇的精准农业和农副产品深加工业为重点,实现率先发展。北部滩区要充分发挥土地和水电资源丰富的优势,以建设绿色产业基地为重点,实现跨越发展。南部山区要充分发挥资源优势,以建设石油产能基地和生态农业基地为重点,实现突破发展。到“十一五”期末,力争我县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明显增强,质量明显提高,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大大增强,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大大提高。

  要加强引黄二期工程的建设力度,积极配合解决工程中的具体问题,确保工程质量,按期完成工程任务,保证“十一五”   期末全县工农业生产、人畜用上安全水、放心水。同时要坚持开发与节约并重,把节约放在首位,全面节水,严格保水、多方找水、科学治水、依法管水,着力解决全县用水不足的突出问题。

  要充分利用高科技手段,加强人工增雨工作,提高降水量,全力保证农业生产可持续发展。

  (7)建立县、乡(镇)两级劳务输出市场,促进城乡劳动力转移。随着农业产业化、工业化和机械化水平的提高,农村必然会出现大量富余劳动力。“十一五”期间,要继续加强政府引导,搞好组织协调和信息服务,完善服务网络,拓展劳务输出渠道。采取异地转移和就地转移相结合,外出务工和返乡创业相结合,把人口压力转化为增收优势。一是加强劳务输出培训工作,对外出务工农民,根据文化程度和特长,进行各种技能的培训和资格认证,有组织、有计划向外地输送;二是建立县、乡(镇)两级劳务输出市场,设立专门组织机构,建立劳务输出信息网络,对外出务工农民提供服务;三是放宽对务工农民进城的条件,保护农民工合法权益。在办理户口、子女入学、计划生育、社会保障、保险等方面和城市居民享有同等待遇,推动农村富余劳动力向城镇和非农业产业转移,增加农民收入。“十一五”期间,年输出劳务5—7万人,劳务收入达到2.5—3.5亿元。

  3、强化以石油、天然气为龙头的工业体系建设,增强经济快速发展的后劲。

  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大力推进工业化进程,是我县“十一五”期间的重要任务。要继续发展壮大农业和能源化工特色产业,加快产业基地建设,着力培养成长性强、市场潜力大的新兴产业,积极运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应技术改造传统工业,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增强产业综合实力和市场竞争力。

  要依托我县资源优势,按照“做大石油产业、深化盐化工业、开发天然气、发展农副产品加工业”的思路,以建设陕北能源重化工基地为契机,促进以石油盐化为龙头,以天然气、塑料、建材、药材、农副产品为支撑的特色工业体系。全力抓好技术改造,提高企业创新能力,实现传统产业和产品的升级换代。走“高起点、高科技、高效益、高产业链、高附加值、高节能、低污染”的工业化发展路子,积极培植骨干企业,加快实施名牌战略。以资源为依托,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为目标,通过改制重组,大力发展油化工、盐化工、农副产品深加工,培植一批在省内、市内外有较大影响和竞争力的企业集团,加快工业化进程,增强经济快速发展的后劲。在巩固提高石油产业的同时,实施项目带动战略,以“四大重点项目产业建设区、五大生产基地”建设为突破口,全面提升县域经济增长速度。

  四大重点产业项目区:油气工业建设区、盐化工业建设区、农产品深加工工业建设区、养殖建设区(重点包括奶牛、肉牛、猪、鸡、兔等)。

  五大生产基地:白绒山羊基地(重点白于山区);肉羊基地(重点北部滩区、东滩区);蔬菜生产基地(重点北滩区、东滩区、城郊区);马铃薯生产基地(重点东南山区、浅山区);油料生产基地。

  (1)强化石油天然气开发的能力。坚持实施石油强县战略不动摇,加强石油开发和管理力度,大上资源加工型项目、财源骨干型项目,从根本上保证石油后续财源稳步增长。一是千方百计引入资金,促进石油、天然气资源开发、重大产业项目的建设。二是加大石油、天然气资源勘探力度,增加科技含量,突破石油、天然气资源勘探技术瓶颈,利用国内高新技术,探明定边复杂地层各类天然气资源储量,扩大油气开发区面积。三是转变增长方式,提高石油开发的集约化、规模化水平,加快科技成果的转换利用。加强石油科技人才队伍建设,加快管理体制改革创新步伐。建成以勘探、钻采、石化为一体的工业基地。四是研究开发和推广应用石油、天然气资源加工转换技术,着力提高石油、天然气资源的采收率,解决生产中的资源浪费,达到国家技术标准。坚持有序开发和有限开发,实行更加严格的石油、天然气资源保护政策,健全法律法规,设置开发禁地,没有规划或不符合规划的不得开发。五是引进石油、天然气资源管理、开采、转化、再生产方面的高端技术人才,着力提升我县石油、天然气工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2)加快石化工业的建设。“十一五”期间要抓住榆林市能源化工基地建设的机遇,争取国家政策支持力度,延伸油气产业链,提高附加值,大力推进油气向化工业领域转化,是发展定边接续产业,建设能源化工基地的重要途径。资料表明,我县境内气田甲烷含量高,气质好,品位高,是化工利用一次加工生产甲烷、合成气(合成氨)、乙炔、炭黑、氰化物、氯化物、硝化物等较为理想的有机化工原料。再是甲醇具有市场空间大、工业制造污染小、技术成熟、国产化程度高、投资小、建设周期短的优势,拟以甲醇为突破口,以市场行情看好的甲醛、二甲醚、液化天然气等为后续项目,大力发展天然气化工产业。加快开发风能、太阳能等新能源开发建设,使能源化工成为全县经济的重要支柱。

  (3)盐化工业建设。盐化工业是全县工业经济中的一个重要的经济增长点。原盐生产投资少,生产成本低,效益好,转化工艺难度小。“十一五”期间努力完成3800亩盐田的改造项目,力争年产原盐达25万吨;建设盐化工综合开发项目,努力完成7万吨元明粉技改项目,年产芒硝20万吨、硫酸镁2万吨;建设15万吨聚氯乙烯、配套12万吨电石厂、10万吨无水硫酸钠、2万吨硫化钠、3万吨氯化镁;配套建设2×13.5MW自备电厂等。

  (4)农副产品加工业建设。随着农业产业化建设步伐不断加快,必将推动农副产品加工业兴起。要把农副产品加工业作为地方特色工业的一大支柱,上项目、创品牌,实现农产品多层次增值。“十一五”期间,拟建设8万吨优质牧草加工生产线1个;6000头奶牛生产基地,引进国内领先液态奶生产线一条,加工乳制品3万吨;建设年加工优质马铃薯15万吨、生产精淀粉3万吨生产线二条;建设年加工马铃薯40万吨,生产燃料乙醇10万吨生产线一条;建设荞麦系列加工生产线一条。

  (5)皮毛加工业建设。立足我县皮毛资源优势,“十一五”期间要以引进资金、引进技术、引进人才为突破口,提升我县皮毛工业落后的状况。要鼓励开发高附加值、高技术产品、努力提高产品质量,发展毛皮服装和皮革深加工工业。

  (6)食品加工业建设。在继续发展定边特产炉馍、麻花、五香醋、苦菜、沙盖等优势副食品的同时,开发富有地方特色、能有效利用地方特产的副食品加工业系列产品。如荞麦系列产品加工,羊羔肉等肉食品加工,蔬菜脱水泡制加工等项目,在食品加工方面向卫生化、安全化、营养化、方便化、天然化方面发展。

  4、加快第三产业的发展,提升为一、二产业服务的功能。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完善,第三产业的发展已成为城市经济发展和社会繁荣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十一五”期间,应充分发挥区位优势,以商贸和物流业为依托,调整布局、整合资源、规范管理、完善功能、提升辐射力为发展思路,“建立大市场,形成大流通,发展大商贸”。将物资储运,资源开发,以对外商贸和满足区域性商贸活动的需求为重点,依据城市建设总体规划,加强市场规划、建设和管理,积极培育一批专业化市场,强化商贸和物流业的辐射能力,提升第三产业的服务功能。“十一五”期间,要重点抓好:

  (1)商贸流通业。

  一是加强商贸流通市场的规划建设。要紧紧围绕资源开发和工业发展,整合现有资源,合理规划布局,加快轻工、纺织、机械、农副土特产品、蔬菜、饲料、皮毛等一批专业市场的规划建设。农村商贸流通要充分发挥供销联社的龙头主渠道作用,引入资金、改革体制,调整经营方式,形成产、购、销一条龙的服务网络,促进经济健康发展。

  二是推进城市商贸流通业功能区位建设。要按照城市综合商业中心、社区综合商业中心、休闲、娱乐、观光、餐饮等消费性的特色商业街,商品交易市场,物流园区和专业性生产资料市场,建立生产性服务业聚集功能区,促进商贸流通业的合理布局,提高聚集能力。

  三是促进商贸流通业的结构优化。加大对商贸流通、餐饮、娱乐等传统服务业的改造力度,大力引进创新机制,推进连锁经营超市、仓储、物流配送、代理制、电子商务等组织形式和服务方式,形成布局合理,结构优化、服务优质,有较强竞争力的大流通、大贸易格局。加快引进和培育一批区域性商贸企业,以大中型商业企业为依托,大力发展以连锁便利店和超市为主要形式的规范化商业经营领域,促进服务业发展和结构提升。

  四是加快推进商业信息化进程,提高电子商务水平。商贸业信息化和电子商务应用是城市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信息化的组成部分,是流通现代化的重要推动力和重要标志。“十一五”期间,要推进各大商贸企业计算机技术应用水平。推动商贸信息化进程,建立商贸信息平台、计算机联网、信息资源共享等工程。使我县商贸业成为信息基础设备完善,信息资源丰实、便捷、电子商务活跃的朝阳产业,到2020年商贸流通业基本达到现代化管理水平。

  (2)旅游业。

  旅游业是我县的一项新型产业,要充分认识旅游业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作用。“十一五”期间,应紧紧抓住国家规划太—中—银铁路、靖王高速公路建设开通的重大机遇,适应国内消费结构升级和旅游业市场带来的需求变化,做好旅游规划,夯实基础,创建品牌,强化功能,优化环境。积极发展具有本地特色的旅游业,进一步提高旅游业在我县经济中的地位和带动作用,使旅游业成为我县的一个新的经济增长点。

  一是做好规划,加快旅游资源和重点景区的开发建设。挖掘以黄土文化、草原文化、边塞文化等为重点的旅游文化,重点建设以鼓楼为中心,以马莲滩森林公园、十里沙、治沙英雄石光银事迹展览馆、盐湖(莲花池)、张献忠故居、古长城为景观的边塞风光旅游区,努力开辟大漠风景旅游文化长廊。按照榆林市红色旅游规划线路,重点开发“三五九”旅革命旧址等红色旅游景点,开发红色旅游精品路线,力争成为陕甘宁红色旅游区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是做好策划宣传和协调工作。做好与榆林旅游线路网络的衔接工作,充分利用各种媒体和招商引资、各种涉外机会,加大宣传力度,扩大各景点的知名度。

  三是进一步提高宾馆饭店、餐饮、娱乐和交通工具等配套设施的档次和服务规模,加强旅游专业队伍的培训和教育,提高服务质量。

  四是加强与周边地区的合作,积极发展过境旅游;加强与发达地区的合作,扩大融资渠道,共同开发旅游资源,联合创办旅游项目。加强旅游纪念品的设计开发,想方设法寻找客源,设立专线。形成丰富的特色旅游纪念品,吸引游客。

  (3)其他服务业。

  一是加强对房地产的规范和管理,坚决走节约、集约利用土地的可持续发展道路,适度发展经济适用房,进一步培育和激活房地产二、三级市场,逐步改善城镇居民的住房条件。

  二是规范和发展会计、审计、律师、公证、咨询、劳动力转移服务介绍、婚姻介绍、人才交流等社会中介服务机构;加快发展社区服务业,实现社区服务专业化、产业化。

  5、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为经济发展创造良好条件。

  基础设施滞后、水资源短缺、骨干项目少是影响定边经济发展的瓶颈和薄弱环节。“十一五”期间,要在这些方面取的突破,迅速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和自我发展能力。按照“适度超前,统一规划、突出重点、多元投资”的原则,加强骨干工程建设,完善基础设施,建成能够适应经济发展的基础设施体系。

  (1)交通建设。继续以“五通三建”为重点,抓住国家加大乡村公路建设投入力度的机遇,建设功能齐全、便捷服务、通达全国的交通网络。重点建设和完善“一横四环四条连接线”的公路网主骨架,建设撤乡并镇的乡村公路,实现晴雨通乡村公路。

  “十一五”期间,完成四级油路239公里,其中:定(边)—海(子梁)35公里;姬(塬)—樊(学)30公里;定(边)—莲(花池)25公里;定(边)—刘(峁塬)—张(崾先)83公里;姬(塬)—堡(子湾)11公里;武(峁子)—学(庄)—胡(尖山)25公里;安(边)—海(子梁)30公里,逐步完善县、乡公路框架;完成砂石路1041公里(含村级公路)。形成内连各乡、镇,外通宁、蒙、甘四通八达的国、省、县、乡四级公路网络。到2020年,全面建成国、省、县、乡、村五级公路网,实现全县等级公路总里程达到3143.5公里,公路密度达到45.43公里/百平方公里的目标,至此,以定边县城为中心,辐射各乡村的全县公路网全部形成。同时,实现农村行政村客运班线化、道路客运车辆中、高级化,货物运输集装箱化、物流服务系统化,运输管理智能化。使交通状况得到全面改善,为加速经济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配合完成太原至中卫至银川铁路定边段建设,保证太—中—银铁路“十一五”期间在我县建成通车。

  (2)电力建设。合理布局,加快输变电站建设力度,改善农村、城镇供电质量,实现村村通电目标。“十一五”期间,新建四个输变电站工程。即:新建红柳沟镇35千伏输变电站工程,定边至红柳沟35千伏线路35公里;新建砖井镇张天渠35千伏输变电站工程,35千伏线路15公里;新建盐定、盐砖接至周台子110千伏输变电站工程,110千伏两条线路12公里;新建砖寨(靖边寨山)ⅠⅡ回π接至郝滩110千伏输变电站工程,110千伏线路2条8公里。项目建成后,将全面改善目前滩区工农业用电紧张、供电质量差的现状。

  “十一五”期间,要组织专家搞好风电产能区前期论证工作,充分发挥我县风能这一资源,建设风力发电厂,解决电力能源不足的问题。

  (3)电信建设。加快网络建设,优化网络配置,提高传输速度和传输质量。“十一五”期间重点抓好管道、宽带、线路、接入网建设和小康通建设等工程项目。“十一五”前期加快“村村通”工程进度,扩大农村电话普及和无线电信号覆盖范围;加强农村及城镇宽带建设,为建设经济强县提供可靠的信息化基础;按照市政、城建规划要求,建设地下管道及地上杆线,美化城镇环境;加强网络优化,为全县信息化进程提供保障。

  (4)城镇建设。强化经营城市理念,加快城镇化建设步伐。工业化和城镇化是推动经济快速发展的标志,城镇化是工业化的载体。“十一五”是我县形成城镇特色、完成空间构架,增强城镇功能,提高城镇化水平的关键时期,必须紧紧抓住国家西部大开发历史性机遇,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放宽政策、引进技术,多渠道筹措建设资金、开放城镇建设市场,以科学规划为先导,以制度创新为动力,促进城乡协调发展。

  加快城镇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城镇人口承载能力、交通服务能力和辐射带动能力。加快城镇交通、供水设施建设,完善供气供热网络,完善县城污水、垃圾处理设施。加快实施城镇绿化工程,改善人居环境,提高人民生活质量。按照               “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市场运作”的方针,实行投融资主体多元化,推动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和公用事业的社会化经营。①加快县城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城市功能。“十一五”期间,县城建设要以繁荣城市经济,促进城市健康发展为目的,以培育城市主导产业,健全保障服务的基础设施为突破口,优化经济结构,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把县城建设成为布局合理、交通便捷、经济繁荣、环境舒适、具有地方特色的现代生态景观,占地12平方公里,能拥有8万人的陕甘宁蒙主要商贸流通城镇之一;以发展农副产品深加工和盐业、石化为主的生态型毗邻地区副中心城镇为目标。坚持统一规划,高起点、高标准,体现前瞻性、科学性。一是坚持“三个统一”。即:坚持规划审批权集中统一。严格通过规划控制指导建设,整合城市资源;坚持城市建设资金注入渠道集中统一,保证重点项目建设,防止重复、盲目、低水平建设;坚持城建项目管理权集中统一,确保项目的科学性和超前性,保证工程质量建设。二是坚持科学规划建设城镇,促进人口聚集、产业聚集和城镇功能聚集;坚持走“规划引导、以地生财、市场化经营”的路子;坚持政府垄断土地一级市场,实行土地收购储备计划和商业用地、工业用地的招标、拍卖、挂牌制度,以基础设施建设带动开发,以开发促发展,实现滚动发展。通过公开拍卖、出让城市道路、路灯等非经营项目的投资权、经营权和管理权,增强发展后劲。打破城市供水、供气、供热、公交等行业垄断,积极鼓励和引导社会资本参与投资和经营。三是加强城市供水能力建设,解决城市居民、建筑和公用设施用水矛盾。“十一五”期间,新增水源井13眼,管网改造18公里,供水范围扩大到8平方公里。四是全面启动以老城区改造和西环路为主的新城区建设工程,完善城市服务功能和城市管理体制,加快城市硬化、绿化、亮化、净化、美化步伐。“十一五”期末,完成拆迁面积21.3万平方米,完成建设面积42.6万平方米。全面搞好城市环境综合治理工作,解决“丁”字路、断头路问题,实现巷巷通目标。五是全面实施县城防洪配套体系建设工程,确保城镇居民生命财产安全。六是加大环境污染治理力度,彻底解决城市脏、乱、差问题,创造一个干净、整洁、舒适的人居环境,到2008年实现创建省级卫生先进县城目标。②加快城镇网络建设,提高城镇化水平。“十一五”期间,要以县城和贺圈镇为城镇发展中心,根据全县自然资源分布特点、交通条件和社会经济发展现状,拟以307国道为轴线,逐步形成以县城为主体,集镇为基础的城镇框架体系。即以县城和贺圈镇为中心,307国道两侧的周台子、盐场堡、红柳沟、白泥井、砖井、安边、学庄、堆子梁、郝滩等10个乡镇为第一层次,形成公路沿线城镇经济开发带;其他15个乡镇驻地为基层镇,居第二层次,分东南西向县城连通发展、推动县城经济的强劲发展。期末,城镇化水平达到40%。

  ③加快小城镇建设,增强乡镇经济实力。“十一五”期间,应充分挖掘各乡镇的自然特点,经济特色,人文特色。通过全方位整体规划,形成地方特色的小城镇风貌景观,使小城镇建设与地方经济发展相适应。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加速农业产业化进程,完善社会化服务体系,引导社会资本参与小城镇建设。吸纳农村富余劳动力,不断增强小城镇对农村人流、物流、资金流的聚集能力,发展小城镇。在注重城镇化进程中必须注重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防治环境污染,以小城镇的发展促进农村经济的繁荣。

  6、构建和谐社会环境,促进经济社会事业协调发展。

  “十一五”期间要把加快社会事业发展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统筹兼顾、合理安排,坚持以改善农村教育、文化、卫生、计划生育、体育等基础设施条件为重点,加大政府投入,加快社会事业体制改革。积极引导民间投资,按照分类管理的原则,推行“管办分离、政事分开”,以机制创新激发活力,全面提升社会事业的发展水平。

  (1)坚持教育优先,提高教育质量。以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主线,深化教育改革,坚持实施“科教兴定”战略,全面落实“以县为主”的教育管理体制。按照素质教育的要求构建适应我县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需求的教育体系,为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目标提供人才支持、知识贡献和精神动力。“十一五”期间,要以“普九”和“两基”巩固提高工作为突破口,全面提升教育教学质量,使50%的乡镇达到“教育强乡(镇)”的标准,2006年全面完成普及实验教学任务。到2010年“两基”水平得到进一步提高,全县人均受教育年限进入全省先进行列。“三残”人口在完成九年义务教育的基础上普遍接受一定程度的职业技术教育,使全县教育结构、办学模式和学校布局更加合理。一是大力加强基础教育。学前教育:建立公办幼儿园的主干体系,到2010年建成学前教育中心,各乡镇所在地有中心幼儿园,积极发展村级幼儿园。小学教育:适龄儿童入学率达100%,残疾儿童入学率达85%以上,年巩固率达100%,毕业率达99%以上,城区和农村分别有100%和98%的学生达到陕西省小学生素质教育基本要求。结合危房改造,努力创建农村寄宿制学校,到2010年小学危房面积控制在建筑总面积的1%以下。初中教育:到2010年初中入学率达98%以上,初中三年教育完成率达90%以上,进一步提高义务教育的普及程度和教育质量。在城区新建第五中学,部分乡镇中学要建成九年一贯制学校。高中教育:积极发展高中阶段教育,逐步扩大高中招生,进一步扩大办学规模,到2009年全面完成第四中学建设。到2010年,全县办完全中学1所,综合高中1所,高级中学2所,在校生达1.2万人,把定边中学建成省级示范中学。二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坚持以人为本,以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为重点,大力加强中小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建设,加强各级各类学校及周边环境的综合治理。全县校外住宿基地和青少年活动基地达到3处以上,基本建成全县学校、家庭、社会教育网络,基本建立并完善适应新课程标准要求的全县教育教学质量评价体系,教育质量位居全市前列,全县校园文化、艺术、体育等活动的开展面及成果显著提高。三是加快职业教育。到2010年各类职业学校和职业技术培训在校生人数和普及高中在校生人数基本持平,使职高和普高发展更加协调和合理,职高毕业生升入高等院校的人数有较大幅度增加,成为提升我县高考升学率的增长点。不断扩大教学规模、构建农村职业教育网络,形成2—3个相对稳定、水平较高的具有地方特色的骨干专业,结合“阳光工程”加快农村富余劳动力、新增劳动力培训和转移,完成劳务输出2万人次。四是大力发展成人教育。继续巩固扫盲成果,提高农民科技文化素质,采取多渠道、多形式推进农村实用技术培训和继续教育,以各乡镇成人文化技术学校为中心,积极实施推广科技实用技术和劳动力转移培训的阳光工程,推进“绿色教育”步伐,全县每年完成成人文化技术培训2万名左右。五是加快发展民办教育。认真贯彻《民办教育促进法》。坚持积极鼓励、正确引导、大力支持、加强管理的方针,积极招商引资,引导社会资金向民办教育投入,进一步规范民办教育发展,扶持民办学校。到2010年,全县民办教育投入年增长率达20%以上,在校生增长率达20%以上。六是逐步普及现代教育。以信息化建设带动教育现代化,积极实施中小学“校校通”工程,普及信息教育,建成各类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10所,开展信息教育的中小学校达50所。到2010年全县各中学、中心小学、主管局属单位及城区幼儿园的“校园网”(单位网)全面开通,与定边教育信息网和全国远程教育网联网,建成全县共享的教育资源库。加大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的整合,使全县60%以上的农村中小学都能利用现代远程教育教学,基本实现教育资源共享,普及和运用现代教育的技术水平达到全省平均水平以上。七是加大中小学布局调整力度,在“普九”布点调整的基础上继续按照“小学就近入学、初中相对集中,优化教育资源配置”的原则,大力推行“一乡(镇)办一校”模式,提高义务教育的办学效益。同时,要继续改善办学条件,“十一五”期间,全面落实“以县为主”的教育管理体制和教育投入保障机制,多渠道筹措教育经费,吸纳社会资金,全面改善校舍、教育技术装备等现代化教学设备。八是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全面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到2010年,高中教师学历达标率80%,初中教师达标率100%,小学教师达标率100%,小学专科学历教师比例达到80%,初中本科学历教师比例达到60%,高中教师具有研究生学历或取得研究生课程研修结业证书的达15%以上。到2010年,全县初中毕业生升学率达60%以上,高中毕业生会考合格率、优秀率和高考位次力争达到全市上游水平。2010年全县高考本科达线1000人以上。

  (2)继续实施人才强县战略,建设高素质人才队伍,推进科技创新、科技成果转化。加大科技体制改革力度,完善鼓励创新政策体系,加快技术创新服务体系建设。认真贯彻党的十六大精神,以人为本,坚持党管人才原则,贯彻“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新”的方针,立足定边经济社会发展,以人才带动项目,以项目广揽人才,开发各类人才资源。抓好各类人才培养、吸收和使用,充分发挥市场对人才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建立一支高层次、高技能、复合型的人才队伍。继续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依法加强公务员制度建设,为我县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十一五”期间,一是抓好“第一资源”的开发。把人才工作纳入年度目标考核体系,作为考核各部门、各单位党政领导干部“一把手”政绩的重要内容之一。要大力宣传党的人才政策,大力弘扬“四个尊重”的价值观和“不唯学历、不唯职称、不唯资历、不唯身份”的人才观,大力宣传重才爱才单位以及作出突出贡献优秀人才的先进事迹。着力营造有利于优秀人才脱颖而出、健康成长的良好氛围,为人才的发展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二是抓好党政人才、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和专业技术人才三支队伍建设。使人才总量得到较大增加,人才结构与经济结构相适应,人才队伍的整体素质明显提高。“十一五”期间,一是加大党政人才选拔力度。以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为核心,每年选拔一批具有大学本科以上学历的优秀青年,充实在政府各部门、各乡镇,逐步建立一支数量充足、素质优良、门类齐全、结构合理的后备队伍。围绕我县主导产业的发展,加快培养一批市场化、职业化的优秀企业经营管理人才,积极引导重点企业在3—5年内建立职业化经营管理的领导班子,成为振兴定边经济的主力军。二是加强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高层次人才是形成核心竞争力的关键。“十一五”期间要从全县经济发展战略的高度着眼于各项主导产业的长远发展,全面实施“三五人才工程”及“乡土人才工程”,充分发挥我县专业技术人才资源优势,培养一批高科技人才和农村实用人才,适应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对人才的需要。三是全面贯彻市委、市政府及县委、县政府《关于实施人才战略、建设高素质人才队伍的有关意见》。扩充人才储备库,健全人才市场体系建立和完善人才社会保障制度,建立以能力和业绩为导向的社会化人才评价使用机制和科学、合理的选拔任用机制,完善分配激励机制,制定有关重奖杰出人才的政策,建立健全以政府投入为引导,用人单位投入为主体,社会投入为补充的新型人才开发、投入体系。“十一五”期间,政府每年安排一定比例的资金用于包括引智在内的引进、培养、选拔、使用、奖励优秀人才,切实进一步完善政策引人、事业用人、待遇留人的人才市场制度。

  (3)大力发展卫生事业,提高人民健康水平,合理配置卫生资源,保证人人享有卫生保健服务。到2010年建立起综合服务功能齐备、医疗设备齐全、技术力量较高的三级医疗防治服务网络和高效的管理机制,逐步建立和完善农村多种形式的合作医疗保障制度,建立和完善突发性公共应急处理机制和“卫生执法监督体系、疾病预防与控制体系、医疗救治体系、环境卫生体系、信息网络体系和重大责任追究体系、财政保障体系”,能应对和处理各种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十一五”全县儿童计划免疫(以乡镇为单位)单苗接种率达90%以上,“五苗”全程覆盖率达85%以上,使全县90%以上的乡镇卫生院能够提供常见病、多发病的预防治疗技术服务,能开展结核病等传染性疾病预防保健咨询服务,重点传染病、地方病得到有效预防和控制,实现消除碘缺乏病的目标。妇幼工作中两个系统管理率达85%以上,全县孕产妇、婴儿死亡率低于全市平均水平;村级卫生室的覆盖率达90%(甲级村卫生室达到30%),农村卫生安全饮用水和卫生厕所普及率达70%以上,农民卫生知识知晓率达80%以上。“十一五”期间,建设中医院门诊、住院综合大楼,建设地方病研究所办公楼,完善妇幼保健站设施。制定优惠政策,引进和选聘具有大专以上学历的卫生专业技术人员50名,充实县、乡两级医疗卫生机构专业技术队伍。认真做好新型合作医疗普及和特困人口大病救助工作,降低医疗费用,解决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到2010年全县每千人口拥有病床由现在的1张增至1.4张。继续在卫生队伍中深入持久地开展职业道德教育、继续医学教育,开展白求恩式的标兵活动,提高医疗质量和技术服务水平。按照县政府关于创建省级医院卫生县城规划目标,全面加强爱国卫生工作,积极开展创建省、市、县级卫生先进单位及卫生示范村、示范户活动。卫生先进单位占全县机关单位总数的30%以上,卫生示范村、示范户分别占全县行政村、农户的30%和5%以上。全县人民健康水平明显提高,主要健康指标名列全市前茅,努力创建陕西医疗卫生先进县。

  (4)大力发展文化事业,创建陕西文化先进县。按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基本纲领,大力发展健康向上、丰富多彩、着眼世界文化前沿,具有定边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切实提高人民的思想道德和科技文化素质,为我县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提供思想保证、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十一五”期间,要以建成陕西文化先进县为奋斗目标,一是加快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十一五”期间,建成25个乡镇文体站、50个村文化室,新建文化馆部分设施和图书馆、文化馆,力争达到国家三级标准,新建一个多功能剧院、博物馆;改善电影院、影剧院、秦腔剧团的基础设施。重点抓好中央文明办扶持建设的贫困地区文化中心、文化站,健全已有文体站综合功能。二是树立精品意识,狠抓优秀作品的创作和生产。重点抓好文艺“五个一”特色精品工程,认真实施市上提出的“1224”工程。即每年创作一台大戏、两个小戏、两个小品、四个歌舞节目。争取在“十一五”期间生产出能在省、市获得大奖、有影响的文学艺术作品。到2010年,推出5—10名文学、戏剧、演艺名人。三是加强社会文化工作。按照创建省级先进文化县标准,到2010年有50%以上的小康村达到小康文化建设标准;大力开展群众性文艺活动和文化下乡活动,五年内培育建立一个民间文艺演出队和文艺创作基地,继承和发扬我县优秀的民间艺术。积极实施民族文化保护工程,强化基础,着眼长远,挽救濒危,突出重点,整合现有文化资源优势,保护整理挖掘一批重点项目、重要人物、重要作品。“十一五”期末初步建立起民间文化资源数据库,不断挖掘定边“民间艺术之乡”的潜力,巩固提高“中国民间艺术剪纸之乡”的荣誉。加强文化馆、站工作,到2010年每个乡镇配齐1—2名文化站工作人员,有站、有人、有舍,并能正常开展工作。四是积极稳妥地推进文化事业单位体制改革,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推进政企、政事、政社分开、管办分离,实现办文化向管文化转变,由管直属单位向管全社会文化转变,由靠政策管理向依法管理转变,逐步形成党委领导、政府管理、行业自律、企事业单位依法运管的文化管理体制。五是建立健全文化市场管理机构,加强文化市场管理。“十一五”期间,理顺文化市场管理体制,完善执法监督机构,严格执行国家有关文化市场法规。坚持“扫黄打非”治理工作,净化文化市场,推动文化市场的繁荣。六是加强电影放映、戏剧排练上演、图书管理工作。“十一五”期间,继续组织实施好农村电影“2131”工程,改善县城影院放映条件,乡乡组建放映队,农村人口平均每年每人看电影12次以上;新组建的县剧团每年下乡演出不应少于200场次;年图书购买量达15000册,日读者不应少于300人次。七是继续贯彻“保护为主,抢救第一”的方针,广泛宣传文物法规,完善文物基础管理,强化安全保卫,增强人们文物保护意识。严厉打击文物走私和破坏活动,“十一五”期间着力筹建定边县博物馆,力求全面反映我县历史文化的沿革,使之成为广大群众和青少年了解定边、认识定边的途径,成为教育、宣传和研究历史为一体的基地。八是建立培训基地,培养优秀文艺人才。以县剧团、县文化馆艺术培训中心为依托,坚持常年培训和短期培训相结合。每年有计划地培训学员1—2期,每次达50人次以上。同时,通过歌手大奖赛、绘画、书法、摄影、戏剧会演等活动,发现人才、培养人才,壮大文艺人才队伍。九是以市场为导向,大力发展文化产业。立足我县资源优势,积极开发旅游、文艺演出、文化娱乐、民间艺术、音像、电影、文物等产业,积极实施政府主导型战略,鼓励社会办文化,培养一批民营文化经营实体。

  (5)贯彻计划生育基本国策,全面提高人口素质。人口问题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长期面临的重大问题,是制约经济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是实现小康目标的重大决策。“十一五”期间,应以人口发展战略研究为基础,加强人口工作的综合协调,稳定低出生水平,优化人口布局和结构,逐步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调控有力、管理有效、政策法规完备的计划生育保障体系和工作机制。保证计划生育率达到98%以上,生育水平稳定在更替水平以下,人口自然增长率不超过5‰,增长人口不超过1.1万人,到2010年末,全县人口控制在32万,到2020年全县人口不超过34万人口。稳定低生育水平,缓解人口对资源环境的压力。把人口政策与利益导向和社会保障机制的完善有机地结合起来,建立和完善农村部分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和独生子女父母奖励制度,逐步形成以家庭养老为基础,社区服务为依托,父母养老为补充的养老机制。维护和保障妇女和儿童的合法权益,倡导性别平等,努力降低出生婴儿缺陷发生率,改善残疾人状况,切实把全县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

  (6)加快体育事业发展,大力推进全民健身运动。“十一五”期间,要以创建西部体育强县为目标,总体推进全民健身运动和竞技体育事业的全面发展,把提高全县人民健康素质放在第一位,努力形成比较完善的全民健身体系。突出抓好青少年体育和农村、城市体育,深入全面地开展青少年、职工、农民、妇女、老年人等的健身活动,积极挖掘和推广具有地方特色的体育健身项目,大力创建全民健身“精品工程”,努力做到群众性体育活动经常化、普遍化、制度化、多样化,以健康文明的体育活动占领城乡文体阵地。坚持政府支持和社会兴办相结合,构建群众性的多元化体育体系;坚持推行“国家体育锻炼标准、国民体质监测、社会指导员”三项制度,加强体育设施建设。到2010年新建全民健身辅导点50个,建设1—2个健身广场,全县社会体育指导员达到40人;县城建成一块标准田径场,一个灯光球场,一个游泳池;各乡镇也要有一定的体育设施,城市每个社区有一个健身场地,有一个80平方米的室内健身房;期末全县参加经常性体育锻炼的人数达总人口的20%以上,县城达30%以上。

  要坚定不移地贯彻“奥运战略”促进竞技体育持续健康的发展。深化体育体制改革、严格执行教练员的学历教育、资格认证和岗位培训制度,引进和培养高级教练员队伍,办好少儿体校,为国家输送人才,努力创建西部体育强县。

  (7)大力推进广电事业建设,提高人民的文化生活质量。广播电视是现代传媒最好最快的工具,是党和人民的喉舌,是团结人民教育人民,提高人民生活学习质量不可缺少的动力。“十一五”期间,广播电视事业要以创建“三个文明”先进县为目标,努力加强和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十一五”初建成“定边县广播电视传输演播中心大楼,更新广播电视摄、录、编、播设备,与省、市电视台完全接轨,逐步向硬盘系统转化,实现真正的全面数字化。县城及沿线乡镇有线电视网络实现光纤化,能同时传输100套以上的高清数字电视,实现点播收看,成为真正的家庭影院。严格管理卫星地面接收设施,在 “村村通”广播电视的基础上,到“十一五”期末实现全县80%以上的自然村“村村通”工程,实现全方位、立体式的广播电视信息传播覆盖,使全县的广播电视覆盖率分别达到98%和97%以上。“十一五”期间,广电系统要实行全方位的人事制度改革,实行聘约化管理,强化新闻工作者队伍建设,提高新闻从业人员的整体素质,力争80%以上从业人员达到大专以上水平,促进整体节目质量的改进和提高。《定边新闻》栏目力争天天播出,《记者视点》栏目每周播出,加大信息量的传播,社会新闻的播出量达20%以上。

  (8)建立健全社会保障制度,认真安排好困难群众和弱势群体的生产生活。建立健全社会保障制度,安排好困难群体和弱势群体的生产生活是构建和谐社会,实现小康目标的重要事业。“十一五”期间,坚持以政府主导、社会互助、广覆盖、低水平、可持续、动态管理,完善提高和公开、公正、公平原则。力争在全市率先建立以城乡困难群众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为主项,以临时救济和灾民生活救助、特困户医疗、教育、住房、法律、就业、项目、科技扶贫等专项救助制度为辅的社会保障体系。一是“十一五”前期,以街道、村(居)委会为依托,建设设施比较齐全、管理规范、功能多样的社区服务中心和残疾人就业培训中心,面向老年人、残疾人、孤儿、优抚对象和社会贫困群体的社会福利和社会救助服务的多功能服务中心。二是到“十一五”期末,扩建新建全县25个乡镇敬老院,(修缮现有7所敬老院,新建18所),力争在5年内创建省级“窗口敬老院”1处,市级“窗口敬老院”3处,解决全县五保老人老有所养、老有所乐,逐步提高供养水平。三是建设以救济、双拥优抚及最低生活保障为主体的社会保障机制和救灾抢险机制。四是建设以城市低保和农村特困户救助立项的社会保障体系,到2010年保障人数为3万人,年保障覆盖率达10%以上。五是设立专项救助资金制度。对城乡特困群体和弱势群体,除组织动员社会力量捐资外,在筹集社会救助总资内,抽出5—7%的资金设立助学、疾病、法律援助、住房、就业等专项救助基金,切实保障特殊困难群众和弱势群体群众的正常生产和生活。进一步扩大城乡失业、养老、医疗、工伤、生育保险的社会覆盖面,确保困难群众有饭吃、有衣穿。救助人口下降到2万人以内,使大部分劳动人民都能过上安居乐业的生活。

  (9)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整治工作,维护社会稳定。“十一五”期间,每万人中刑事案件立案率不超过22件,社会治安案件发生率不超过20件,每万人中有律师1.1人以上,每10万人中交通事故死亡人数不超过6.4人。

  7、坚持可持续发展,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是事关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重大战略问题。必须在全社会大力倡导符合可持续发展的循环模式和绿色消费模式,实现经济与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

  (1)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制定发展循环经济中长期战略目标和分阶段推进计划,加大投入力度,促进循环经济快速发展。建立比较完善的循环经济政策支持体系、技术创新体系和激励约束机制。按照“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的原则,促进资源循环式利用,鼓励企业循环式生产,推动产业循环式组合,走出一条低投入、低消耗、低排放和高效率的可持续发展路子。

  (2)加快建设节约型社会。以节约使用资源和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为核心,以节能、节水、节材、节地和资源综合利用为重点,尽快建立健全促进节约型社会建设的体制和机制,逐步形成节约型的增长方式和消费模式。积极开发和推广资源节约、替代和循环利用技术,加快企业节能降能技术改造。在全社会树立节约意识,倡导节约文明,形成“节约光荣、浪费可耻”的社会风尚。

  (3)加快生态环境建设。按照“大封禁、小治理,大保护、小开发”的思路,加快以林草为主的生态环境建设,努力构建绿色定边、生态定边。继续坚持封山(滩)禁牧不动摇,大力实施以退耕还林(草)、百万亩柠条造林、优质牧草栽培等为重点的生态环境建设项目,大力发展舍饲养羊畜。充分发挥石光银、杜芳秀、王志兰等林草大户的典型示范作用,加快完善生态环境。坚持“南治土、中治碱、北治沙”战略不动摇。因地制宜,分类指导,促进全县生态环境建设协调发展、同步推进。

  (4)注重解决环境污染问题。重视解决油区的环保问题,实施重点行业污染治理、县城大气污染治理等工程。切实加强工业污染防治工作,淘汰污染严重的落后生产企业。大力发展清洁产业、环保产业,完善环境监测网络,加大环保执法力度。到2010年,建立适应定边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环境保护管理体系,使整体环境污染状况有所减轻,主要资源开发区域生态环境恶化趋势得到有效控制,重点乡镇和县城区的环境质量得到较大改善。

  主要环境质量指标:一是水环境质量指标:到2010年定边镇北部十里沙地带的地表水达到《地面水环境质量标准》的Ⅳ类标准。定边镇、贺圈镇饮用水源区地表水达到《地面水环境质量标准》的Ⅲ类标准;地下水质保持在《地下水环境质量标准》Ⅱ类标准。“十一五”期间建成防洪、防水工程(重点贺圈干沟流域的治理),建设1处污水处理厂,使城区生活污水有效处理率达到75%,以保证地表水和地下水不受污染。新安河、八里河、十字河、红柳沟等主要自然河流段水体达到《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的Ⅲ类标准。二是全县空气质量指标:有效控制大气主要污染物的排放量,到2010年县城区二氧化硫、烟尘分别削减10%—2.5%。“十一五”期间筹建垃圾处理厂1处。按照国家环境质量标准,使县城区大气环境质量力争达到二级标准。三是环境噪声质量规划目标:到2010年城区环境噪声平均值控制在60分贝以下,道路交通干线环境噪声平均值控制在70分贝以下,声环境功能区达标率为50%。

  五、定边县“十一五”规划实施的保障措施

  (一)坚持招商引资,全方位扩大对外开放

  我县自然资源较多,增产增效潜力很大,但从经济发展的高度看,我们整体上开发建设的资金十分困难,已成为经济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十一五”期间,必须把引进资金、引进项目作为经济发展的重中之重,全方位扩大对外开放。要集中力量整治和改善投资环境,突出抓好法制、政策、服务、人才、舆论、社会等软环境的整治建设。取消一切不合理的收费项目,规范收费行为,建立安全、公平、良好的市场秩序,吸引外商投资。在大项目上,各级领导一把手要亲自抓,实行明确严格的领导包抓项目制和项目法人责任制。同时,要充分发挥企业在招商引资中的主体作用。继续加强与长庆等国有大型企业集团的合作,加强与苏州新区对口协作交流工作,发展横向经济联合和区域经济协作,推进外贸主体和市场多元化,扩大对外贸易,提高经济效益。

  (二)加快非公有制经济发展

  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和保护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十一五”期间,要始终把民营经济作为富民强县的战略重点,着力培育经济快速发展的增长点。认真贯彻落实县委、县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快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进一步改善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信用、政策、法制和社会环境。坚持非公有制经济与国有企业同等待遇的原则,鼓励非公有制企业参与基础设施、公用事业、生态环境和其他领域的竞争,完善和健全保护合法私有财产的法规,配套制定相关政策,培育和壮大民营经济。

  (三)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

  重点解决政府职能“越位”、“缺位”、“错位”问题,建立和完善行为规范、运转协调、公正透明、廉洁高效的管理体制和服务型政府。加强对《行政法》、《行政许可法》、《行政诉讼法》贯彻执行的经常性监督,促进政府工作法制化。把制定公共政策、完善公共服务、强化市场统一、维护社会公平、保障公共安全等作为政府职能的重要内容。进一步减少行政审批,完善各级政府民主化、规范化、科学化的决策机制和政府问责制,促进政府职能转变,提高办事效率。

  (四)深化城乡管理体制改革

  围绕城镇化建设,加快建立城乡统筹的新体制。深化以产权为核心的农村土地制度改革,规范基层和村级组织行为,落实好农民对承包地的长期使用权、经营权、流转权、收益权和法定处置权,建立健全土地流转机制,为农业产业化、农村城镇化发展创造条件。

  加快土地征用制度改革。完善土地征用程序和补偿机制,保护农民的合法权益。

  改善就业环境,千方百计扩大就业与再就业。建立城乡统一、灵活就业的劳动力市场。按照“劳动者自主择业、市场调节就业、政府促进就业”的工作方针,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逐步建立起有利于扩大就业的长效机制,促进多种形式就业。同时,不断规范劳动力市场秩序,充分发挥中介组织作用,促进劳动力合理流动,切实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继续强化职业技能培训工作。“十一五”前期,全面启动完成就业培训中心的建设工作,使培训工作逐步走上规范化、科学化的轨道,全面提高劳动者的综合素质。

  完善户籍管理制度。凡在城镇有固定住所和固定收入的人口,都应给予落户,其子女入学、入托和家庭成员在社会保障方面都应与本地居民享受同等待遇。

  (五)理顺体制关系,推进财税体制改革

  “十一五”期间,财税体制改革,必须依据围绕一个中心(经济建设),改善两个环境(基础设施建设硬环境、净化投资软环境),突出三个重点(资源开发、农业主导产业开发、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创建四个机制(效益评价、工作激励、群体协作、规范收入),培植五类财源(骨干、群体、后续、新兴、政策性财源),抓好六项落实(组织领导、制度创新、政策保障、资金筹措、考核管理、财政服务)的总体思路,逐步建立稳固的可持续发展体系,最终实现全县财政平稳增长和自给有余的目标。本着因地制宜、发挥优势的原则,加强一产,开发二产,发展三产,围绕资源优势和主导产业开发,壮大石化、盐化两大支柱财源,巩固农业基础财源,培育房地产、商业、流通等后续财源,争取调整资源税、环境污染恢复补贴等政策性财源,逐步建立财政收入稳定增长的机制。建立全县财源建设基金,用少量的财政资金吸引社会投入,发挥“四两拨千斤”的作用。依法编制财政预算,严格预算管理,按照保证重点压一般的原则,优化支出结构,坚决杜绝不合理开支。加大转移支付力度,新增财力向“三农”倾斜。继续总结、完善现行财政管理体制,提高运行质量,发挥好会计集中核算,政府集中采购,乡镇“两个中心”的作用。加大征收稽查监督力度,强化税收征管,严格依法治税,严禁超财力办事,充分发挥财政对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支持力度。

  深化国有资产管理制度改革,提高国有资产运营水平,防止国有资产流失,确保国有资产保值增值。进一步完善政府、银行和企业之间的协调与沟通机制,提升金融服务水平。发挥“定边县维护金融稳定联席会议”作用;充分发挥人行对宏观经济的参谋作用,增强中央银行和政府各级部门间互动作用,为促进地方经济提供良好的交流平台;充分发挥“定边县社会信用体系建设领导小组”的职能,加大对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支持力度,积极支持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的清收工作,促进社会信用环境根本好转,以保在建项目的续建投入、保建成项目的流动资金投入、保基础设施建设投入、保对“三农”的信贷投入为重点,不断加大对地方经济发展的支持力度,促进全县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六)加大执法力度,为规划实施创造良好的条件

  “十一五”规划是人民代表大会审议通过的规划,各级政府要严格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强化法制观念,以政策调动人的积极因素,正确处理好发展与稳定的关系。各级司法和纪检监察部门要加大对“十一五”规划的法制管理和监督,为规划的顺利实施保驾护航。

  (七)加强领导,确保“十一五”规划顺利实施

  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充分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是我们完成规划任务、实现宏伟目标的力量源泉和根本保证。“十一五”期间,各级党委、政府要精心组织,加强领导,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提高创新意识,求真务实,扎实推进,切实把“十一五”规划当作头等大事抓紧抓好。要深入实际调查研究,抓项目、抓关键,进一步提高党领导经济社会发展的水平。要注重乡、村领导班子的建设,充分发挥各级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干部的先锋模范作用,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为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营造一个良好的环境。

  我们坚信,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全县广大党员干部和群众的共同努力下,团结一致,开拓进取,埋头苦干,扎实工作,“十一五”经济社会事业一定能够取得辉煌的成就。


二OO五年十二月


主要参考文献及资料目录

  一、中国共产党十六届五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建议》

  二、中共陕西省委十届七次全会《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建议》

  三、中共榆林市委一届七次全会《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建议》

  四、中共定边县委十五届六次全会《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建议》

  五、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2005年《调查研究报告》第39-54期(内部资料)

  六、中华人民共和国2002—200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七、陕西省统计局2002—2004年陕西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八、榆林市统计局2003—2004年国民经济统计资料(内部资料)

  九、定边县统计局2003—2004年定边县国民经济统计提要(内部资料)

  十、定边县“十五”计划(纲要草案)

  十一、定边县农业区划委员会办公室1986年《农业资源调查和农业区划报告汇编》(内部资料)

  十二、1996年陕西省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的《定边县土地资源调查与研究》(高育林编箸)

  十三、陕西省“十一五”规划基本思路

  十四、榆林市“十一五”规划基本思路

  十五、榆阳区、神木、靖边、府谷、横山、绥德、米脂、子洲、清涧、佳县、吴堡等十一个区、县“十一五”规划的基本思路

  十六、陕西省吴起县“十一五”规划基本思路

  十七、内蒙古鄂尔多斯市“十一五”规划基本思路

  十八、内蒙古包头市“十一五”规划前期研究课题报告汇编

  十九、甘肃省华池县“十一五”规划基本思路

  二十、宁夏回族自治区盐池县“十一五”经济社会发展规划

  二十一、2005年中央1号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工作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若干政策的意见》

  二十二、榆林市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三步走”战略规划